您好,欢迎访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官方网站!

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orders

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 Internation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

宣武医院神经外科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, Xuanwu Hospital

科室新闻

宣武有术|后床突脑膜瘤手术切除

来源:神经外科 发布时间:2025-08-05 13:47:34
字号:
浏览次数:

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每周二全科学习的手术回顾环节,是一直以来的传统和品牌活动。每一台手术都由住院医师介绍病例,播放剪辑的手术精华录像,术者进行总结,之后全科医师提问讨论。在这种严谨而开放的讨论中大家分析每个病例的利弊得失,取长补短,从而得以精进。为了鼓励对手术技术的不断追求,科室将手术回顾环节升级为「宣武有术一一新技术/疑难手术/重大抢救」评比,由与会观众现场打分评出一二三等奖,并将精彩病例在科室公众号上分享,欢迎国内外同道斧正!

2025 年「宣武有术」疑难手术

颅底和脑肿瘤中心

疑难手术 | 后床突脑膜瘤手术切除

术者:白杰

病史资料

女性,50岁。

主诉:间断性头晕1月,头颅MRI发现颅内肿瘤。

查体:双眼视力下降,左眼明显。

术前影像检查

头MRI:T1、T2像显示:肿瘤位于鞍区,T1等信号,T2略高信号;

30.jpg

增强像显示:肿瘤基底位于后床突、鞍膈,不均匀强化、包绕左侧颈内动脉及分支血管;

颅底CT:左侧前床突骨质与中、后床突连接;

34.jpg

术前视力、视野

左眼:视力0.2,全视野缺损;

右眼:视力0.7,视野颞侧缺失;

35.jpg

术前诊断

后床突脑膜瘤

术前讨论

结合病史、症状、影像检查,术前诊断明确“后床突脑膜瘤”。

肿瘤较大,视力下降、视野缺失明显,左侧显著,需要手术切除肿瘤,挽救视力。

手术难点

后床突脑膜瘤较为少见,占颅底肿瘤0.7%。后床突脑膜瘤基底以后床突为中心,位置较深,肿瘤表面有血管和神经遮挡,暴露基底较为困难;手术切除要经过神经和血管间隙,操作空间狭小,不利于肿瘤切除,容易出现正常结构的副损伤;手术视野有盲区,完全切除较为困难(文献全切率4/16),术后容易出现视力下降及其他并症。

手术策略的考虑

翼点、眶颧入路:肿瘤基底位于后床突,通过第一间隙(双侧视神经间隙)有视野盲区,且视交叉前置更不利于暴露;自然状态下第二间隙(视神经与颈内动脉间隙)狭窄,空间小,不利于操作。

颞下入路:肿瘤上极不易观察,有视野盲区,鞍区穿支血管保护欠佳,不易止血。

内镜经鼻:骨质磨除范围大,鞍底重建难度较大,术后脑脊液漏风险高。

额颞开颅硬膜外磨除前床突、开放视神经管,通过第二间隙切除肿瘤:第二间隙磨除前床突,及视神经管上壁外侧壁,可增加第二间隙空间;切开镰状韧带及视神经鞘,增加视神经游离度,可进一步扩大第二间隙,保护视神经。这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放式,该病例我们就采用此方法。

关键手术过程

额颞开颅硬膜外磨除前床突,开放视神经管:视神经管蛋壳化磨除,持续冲水降温,较少对视神经损伤。前床突和中床突、后床突连接,磨除或咬除连接处骨质。

硬膜下分离侧裂,暴露肿瘤及神经血管结构:逆行分离侧裂,暴露颈内动脉分叉部。剪开颅底蛛网膜暴露肿瘤,判断肿瘤与视神经、视交叉、颈内动脉、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关系。

切开镰状韧带和部分视神经鞘:扩大第二间隙,以第二间隙为主,结合第三和第一间隙,离断肿瘤位于后床突、鞍膈的肿瘤基底。

分块切除肿瘤,分离和保护颈内动脉发出的穿支血管,避免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:显微分离技术结合CUSA分块切除肿瘤,减容。获得更大空间后,进一步分离肿瘤周边穿支血管,并进一步切除肿瘤直至肿瘤完全切除。

修复视神经鞘破口,预防脑脊液漏。

术后影像

术后MRI:肿瘤完全切除,垂体、垂体柄显示清楚。

40.jpg

术后视力、视野

左眼:视力0.2,视野缺损较术前好转

右眼:视力0.6,视野缺损较术前好转

41.jpg

术者说

后床突脑膜瘤较为罕见,占颅底脑膜瘤0.7%,由于肿瘤基底较深,并有神经血管遮挡,手术全切率较低(文献报道全切率25%),对于神经外科医生来说是很大的挑战。根据解剖位置,从前方暴露后床突最好的手术视角是通过第二间隙,但正常情况下第二间隙相对较窄,不利于手术的操作。如何能扩大第二间隙是手术的关键。在该病例中我们采用硬膜外磨除前床突,开放视神经管的技术,来减少骨性结构遮挡,同时增加视神经游离度,使得第二间隙的空间扩大,然后通过第二间隙离断肿瘤基底,完全切除肿瘤。

颅底脑膜瘤多种多样,生长部位、基底位置各不相同,需要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切除。根据每例患者的不同,设计个体化的手术方式是非常必要的。扎实的显微手术外科技术及颅底解剖知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。

我们团队长期致力于各种脑膜瘤包括凸面、颅底、脑室内、颅眶沟通性、颅内外沟性的治疗,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。我们根据肿瘤的特点可采用显微镜、神经内镜或显微镜结合内镜等多种方式进行手术,同时应用神经外科机器人、导航、术中核磁等先进技术手段辅助,在尽可能保护神经功能前提下最大程度切除肿瘤。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帮助每一位患者去除病痛,医患同心,医患同行,吴越同舟,攻坚克难。

手术医生介绍

42.png

白杰

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

颅底和脑肿瘤中心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

2012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,获博士学位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,发表本专业SCI文章及国内核心期刊20余篇。现任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颅底外科分会副秘书长、常委。中国解剖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。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访问学者。擅长脑膜瘤、胶质瘤、垂体瘤、听神经瘤、颅眶沟通性肿瘤及其他各种颅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。

【出诊时间:周四上午(专家门诊)】